飛旋海豚

別名:長吻海豚、長喙海豚
學名:Stenellalongirostris
體長:2.1米
體重:75公斤

簡介:

體型比較嬌小,常可以看到他們幾百隻成群的隊伍,喜歡跳出水面,所以常以身體為中心跳起來旋轉5-7圈,來表現牠們的心情。

分佈:

分佈有時會出現在溫帶海域,但主要以熱帶海域為主,各型有一定的分佈海域。但是有時候會在同一海域出現。在大西洋的分佈不詳,通常可在太平洋東部熱帶海域看到。

形態特徵:

體修長,吻細長上下顎齒每側45-62枚。背鰭位於中背,高而直立的背鰭,三角形,或頂端稍向後,偶有向前。尾鰭中央凹刻深且在尾椎末有微稜突起於尾鰭平面上。三層體色背深色,肚淺白;額隆傾斜,唇黑色,吻前端為黑,眼至胸鰭有黑帶紋。

區分方式:

區分飛旋海豚與其他海豚的的最佳方法是從其修長的嘴喙、直立的背鰭以及高空旋轉的飛躍來判斷。雖然東太平洋型的體色主要為灰色,但是大多數的長吻 飛旋原海豚的體色都具有明顯的三層色區。牠們的身長,體重和人體相當,在遼闊海上真是嬌小一群;嘴喙修長,體態輕盈,牠們很容易辨認。

行為特徵:

每群通常200隻或以下,但有時亦可見1000隻以上。在熱帶太平洋東岸,它們常與斑海豚同游,或者與其他鯨類如領航鯨,小虎鯨及瓜頭鯨等。本種 多在深水區,有時會游至沿岸區,時而幾十隻成群擱淺,在西非海岸則曾見與大群真海豚同游。行動敏捷,喜跳躍,常跟在船頭附近躍舞玩耍。飛旋海豚不只像一般 海豚飛跳在空中,還會凌空作出各式各樣的彎扭和旋轉;尤其,牠們經常在高跳時以身長為軸旋轉,簡直像是一群特技演員,頑皮、活潑。

花紋海豚

別名:瑞式海豚
學名:Grampusgriseus(Cuvier,1812)
體長:出生1.2-1.5米,成體至少可達3.8米
體重:400公斤

簡介:

長的就像個修行的長者,身上的一條條灰白刮痕,是牠們摩擦、爭鬥留下的痕跡,刮痕越多、體色越蒼白表示越年老。

分佈:

溫至熱帶,深洋至大陸棚。

形態特徵:

體粗狀,頭鈍,吻不明顯。成體為白或淺灰色,但背鰭、胸鰭及尾鰭黑色,體表有許多白色刮痕。背鰭高且呈鉤狀,胸鰭長,尖且彎。額隆(melon)前方有深摺縱分,乃為其最大特徵。通常無上頜齒,下頜二側各有2-7枚釘狀牙齒,較老個體牙齒磨損嚴重,甚至掉光。

區分方式:

在近距離時,本種易於鑑別,但在遠方可能與其它具高背鰭者混淆,如瓶鼻海豚,偽虎鯨等。但身上之淺色似刮痕般之花紋可資判別。

行為特徵:

多數群居,每群25至數百隻,亦見過4000隻之記錄。偶與其他種類同游。與瓶鼻海豚之雜交種在水族館及野外均有記錄。食烏賊及甲殼類,偶食魚類。

瓶鼻海豚

別名:寬吻海豚
學名:Tursiopstruncatus(Montagu1821)
體長:出生約1~1.3米,成體1.9~3.8米,雄性稍大
體重:350公斤

簡介:

也就是一般海洋世界所看到的海豚。全身為鉛灰色,上半部的身體顏色比下半部深。

分佈:

溫至熱帶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過南北緯45度。

形態特徵:

體粗壯,吻端通常粗短,但有些會較長。體色變異大,背側部有全黑至灰色,全身大致均勻。背鰭下方有褪色似的色界(近距離才可辨識)。體側、臉部及 噴氣孔至吻界線有數抹黑帶。背鰭高,呈鐮刀狀,位於中背。眼至胸鰭間有細紋(少部分個體無〉。體型在不同區域之海域差異大,致使其分類仍不明確。上下頜齒 每側18~26枚,近岸群中較老之個體頜齒磨損厲害。

區分方式:

瓶鼻海豚的主要特微有突出的深色背鰭,以及好奇、活潑的行為,喜歡藉著船或者是鯨造成的波浪壓力前進。瓶鼻海豚相當普遍而且分佈極廣,外表粗粗壯壯的,吻端比較粗短,全身色澤均勻亮麗,一直到腹部顏色才會漸漸變淡。

行為特徵:

其社會結構似開放,母子關係強。在有些地區,其有固定活動範圍,而在某些地區則為遷徙性。本種性活躍,常以尾鰭拍打水面,跳躍及其他水上行為。春 夏或春秋為育幼高峰。有什麼吃什麼,攝食行為變異大,可由個體捕食,群體合作,至跟縱漁船捕食。其適應力高且易訓練。海豚間之防備或侵略的行為模式中,包 括彼此的追逐、大力衝撞、咬、用牠們的尾鰭拍打,在水中引起強烈的攻擊,成年的雄海豚會對幼小者有侵略行為發生,這時母親會回擊或試著去避開雄性的侵略。

弗氏海豚

別名:沙勞越海豚、白腹海豚
學名:Fraser’sdolphinLagenodelphishosei(Fraser,1956)
體長:出生1米,成體約2.6米
體重:200公斤

簡介:

背鰭在中央背部,呈偏三角形,通常以幾百隻為群體,但個性害羞看到時會如逃難般的游離。

分佈:

全球溫、熱帶遠洋,偶近岸深海區。

形態特徵:

背藍灰,腹部白,短鼻,胸鰭、背鰭及尾鰭均較小,背鰭位於中背,呈鐮刀形,末端尖,尾鰭中央有凹刻,自眼部至肛門有一顯著黑色帶,年齡越大,此帶越寬,體格粗壯。頜齒長而尖,每側34-44枚。

區分方式:

與條紋海豚同樣具有眼至肛門之縱紋,但後者之黑色帶較窄,體型較瘦長、鼻較長、胸鰭較長、背鰭基部較寬。

行為特徵:

常成數百至數千隻大群出現,在東太平洋常與瓜頭鯨,在菲律賓則與花紋海豚、飛旋海豚成群,不隨船游行,食物包括烏賊、甲殼類及深海魚類、生物資料少。時常集體跳出水面、集體潛伏;不喜歡船隻靠近,牠們敏感、害羞、倉促、慌亂;海面動作少,常見牠們與花紋海豚混為一大群。

真海豚

學名:Delphinusdelphis
體長:成體雌性約2.3米,雄性約2.6米
體重:82公斤,最重可達135公斤

分佈:

分佈很廣,在溫帶至熱帶海域,大西洋約在北緯60度至南緯50度,太平洋在北緯50度至南緯50度。

形態特徵:

背為黑色至黑棕色,胸及腹部為白至黃白色,腹部之線紋乍看似橫放之沙漏,眼至嘴上有黑帶,下顎延伸至胸鰭有黑帶,吻唇黑色,背鰭位於中背,三角形 或鐮刀形,背鰭顏色全黑或中央略白,胸鰭末端尖,尾鰭中央凹刻。據分析研究認為應有兩型,一為短吻真海豚,另一為長吻真海豚,前者吻較短,胸側顏色較亮麗 與頜下至胸鰭之縱帶呈明顯對比,後者吻較長,胸側較灰暗,暗縱帶由眼連至胸鰭,因此遠看眼點不清楚。

區分方式:

本種腹側有似橫放的沙漏斑紋為其特色,易於與其他種類分別。

行為特徵:

性喜成群,一次常見數百隻或上千隻成群,喜隨船遊行,非常活潑,常鳴叫及在水面跳躍。常在北太平洋常與太平洋白側海豚同游,其洄游遷徒路線不明, 有些地區全年可見。主要攝食魚及烏賊。有時會合作趕捕魚群,有些地區真海豚常在夜晚等深海魚類移至海面時捕食之,有些亦會在漁人收穫時撿拾丟棄或漏網之 魚。

熱帶斑海豚

別名:Pantropicalspotteddolphin
學名:Stenellaattenuate
體長:1.6~2.6米
體重:120公斤

分佈:

分佈廣闊,熱帶海域、溫帶海域均有出沒,在北緯40度與南緯40度之間。主要生存於表面水溫25度以上的海域。通常在群島周邊出現。有季節性的移動。

區分方式:

易與長吻型海豚混淆,如飛旋海豚,瓶鼻海豚,及駝海豚。飛旋海豚不具斑點,吻較長,背鰭下色區界明顯。瓶鼻海豚體型較圓,吻較短,唇黑或灰。駝海豚的背鰭呈三角形,末端鐮刀狀,且尾柄向上隆起。

行為特徵:

離岸邊的海豚成群有數百隻到數千隻以上,離岸邊成群的海豚有50隻到數百隻成群。在熱帶太平洋曾經看過熱帶班海豚和飛旋海豚同游。可能在秋季和冬季時移到離岸邊比較近的地方,春天在游到深海的地方,牠可以跳的很高。喜歡躍身擊浪,可全身露出海面,產生大片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