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http://blog.xuite.net/wild.fun/blog/29672479-%E5%9C%A8%E9%A6%99%E6%B8%AF%E6%B5%B7%E5%9F%9F%E8%A7%80%E8%B3%9E%E4%B8%AD%E8%8F%AF%E7%99%BD%E6%B5%B7%E8%B1%9A

印度太平洋駝海豚(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又稱中華白海豚Chinese White Dolphin),分佈於整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近岸海域,因為只生活在水深少於20公尺的海域,所以與人類的活動(如海上交通、漁業活動、陸上廢棄物拋海、河川污染流洩、填海造陸、海上休閒活動等)有非常密切的接觸,也因此加遽他們的生存危機,令人擔憂不已。

雖被稱為「白」海豚,其實牠在不同時期有不同顏色。初生的仔豚深灰色,再慢慢變為淺灰色。二至三歲少年階段灰粉紅色,滿佈灰色斑點。轉大人階段,斑點逐漸消失,體色漸趨粉紅色或白色。

中華白海豚在台灣西部沿海,尤其是雲林到苗栗一帶的近岸海域活動,但因數量稀少(近年調查統計不到100隻), 所以不容易看到。目前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受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保護。但政府近年亟欲在彰化海濱如同台塑六輕一樣超大面積抽沙填海造陸 (卻捨已建置但荒廢多年的彰濱工業區不用),設置新的大型石化工業區,作為經濟建設政績,勢將造成中華白海豚及其他海洋生物嚴重的威脅(姑不論尚有溫室氣 體排放、排擠民生用水、海洋環境變遷……等環境議題)。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大陸珠江口目前約有2600隻(包含香港海域的約300隻),並設有460平方公里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受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法律保護。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還特別選定中華白海豚為回歸祖國的吉祥物。香港也發展出海看中華白海豚的旅遊活動。

有 福建漁民將中華白海豚稱為「媽祖魚」,視為天后娘娘的跟班,所以不會殺牠們或吃他們。不過「媽祖魚」這稱法是有極大問題的,這是早期漁民生物知識不足,誤 將海豚當成一種魚類(其實牠是哺乳類),才稱為「媽祖魚」。這稱法不應該在現代繼續引用或擴大運用,因為這樣會誤導一般民眾對海豚的認知,把海豚視為魚 類,這在全世界都不應該有這樣的教育認知。在台灣,為了吃所謂的「海鮮」滿足口腹之慾,什麼魚都可以抓、可以吃,所以將海豚稱作魚是很壞的生態教育,甚至 無助於提升海洋哺乳類的保育推廣。